2024年12月25日 浏览量:92
平台聚焦残疾人辅助器具产品申请、适配服务、使用指导等实际需求,由各级辅助器具机构通过在线审核,为残疾人快捷获得专业的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和所需的辅助器具产品提供信息技术支撑。目前,平台共收录辅助技术与辅助器具产品达17641个,涉及辅具产品及服务的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行业标准等共243条。
值得注意的是,服务平台还充分考虑了全国各地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提供多种灵活的接入方式,实现地方模块与全国平台的数据汇交。目前全国已有18个省级残联采用不同形式接入服务平台。
辅助器具是残疾人康复、教育、就业和参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很多残疾人对于如何正确使用辅具的认识还不够充分,全国性平台的搭建有助于规范现有服务,提升评估适配的专业化水平。近年来,全国多地探索建立辅助器具线上服务平台,但目前仍有超半数省份尚未开通辅助器具线上服务。
为进一步完善辅助器具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中国残联组织有关单位启动服务平台建设工作。中国残疾人辅助器具中心研究员董理权介绍,服务平台拥有统一的全国多终端门户,集“辅助器具基本公共服务系统”“辅助器具服务大数据系统”“辅助器具信息资源库系统”3种核心功能于一体。
通过“辅助器具基本公共服务系统”,残疾人能随时随地通过线上渠道进行基本辅助器具服务申请、个性化评估、选择、线上反馈等操作。专业人员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快速精准地评估残疾人的功能状况,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服务管理机构则能大幅缩短服务周期,减少纸质材料的使用,降低管理工作量。
“从提交申请开始,有的地方最快仅需3天即可完成全流程,改变传统模式下层层申请审批的繁琐流程,实现数据‘多跑路’、残疾人‘少跑路’甚至‘不跑路’的目标。”董理权说。
“辅助器具服务大数据系统”能够汇集各类数据,形成全国辅具服务信息图。它通过数据融合、智能计算、态势分析和可视化展现,支撑开展数字化服务管理与服务监督,减少因供需不匹配导致的辅助器具浪费、弃用等问题,提高残疾人辅助器具补贴资金的有效利用率,便于公众了解我国现有辅助器具的种类、性能、价格等信息,也为辅助器具的研发、生产和服务提供必要支撑,为辅助器具服务管理等提供数据基础。
“下一步,我们将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进一步推动服务平台在全国各地落地运用,形成覆盖全国城乡的‘互联网+辅助器具服务网络’。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丰富平台功能的作用,为残疾人高效、便捷、安全获得辅助器具服务提供科技支撑。”董理权表示。
(综合来源: 央视新闻、全国残疾人辅助器具服务平台、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