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特殊儿童都有权与同龄儿童一起在自然的普通环境中生活与学习,这样的教育模式被称为“融合教育”。自闭症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家长都操碎了心。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教育和融合自然成了绕不开的关键话题。
学前阶段的融合教育,能够有针对性地制定干预方案,对轻度自闭幼儿实施个别化教育,刺激特殊幼儿的身心发展,改善其感知运动、语言、社会交往等能力。同时,相比特殊教育机构,轻度自闭幼儿在接受融合教育的过程中能获得更多来自同伴的支持。
融合教育的重要性
传统的特殊教育是将残障儿童从正常群体中分离出来,将这些儿童按障碍的特点进行分类,然后将他们集中在特殊学校,接受特殊教育,这是一种“正常”与“特殊”有着严格界限的隔离式教育。
在我国,将自闭症儿童集中在专门的特殊训练机构,进行隔离式形式化训练,这是传统特殊教育在我国自闭症儿童康复教育中的沿用。实际上,特殊儿童需要的是特殊的辅助与支持。但是,他们不需要特殊的隔离,特别是对具有社会功能障碍的自闭症儿童尤其如此。
融合教育评估
融合教育教师通过直接观察、家长教师访谈、测试评估等多样化的方式,确定需要服务的特需学生,并对其进行教育评估。目的在于通过了解学生各方面能力的优劣势,为学生提供更精确的教育教学。值得注意的是,融合教育评估与其他教育评估是有区别的。融合教育评估要基于学生的学校活动,将“要评的”与“要教的”内容相结合,评估的结果对于教学干预才可能具有直接实际的意义。根据学生在学校活动中面临的挑战,教育评估的内容将涵盖语言、运动、问题行为、社交技能等多个方面。
融合教育训练的目的
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的终极目标是能够回归到普通群体,能够顺利融入社会,与普通孩子正常相处,接受正常的教育。因此,在经历了一对一个案训练及团体小组适应性训练后,必须帮助自闭症儿童尝试性地进入普通教育机构进行随班融合训练。然而回归的终极目的,并不仅仅是教育理念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只是提供一个普通环境期望孩子可以自然学习,而是在考虑特殊儿童能力及限制下,配备特教老师随班辅导,协助自闭症儿童参与普通教育的各个环节,真正达到无缝融合的真正目的。
如何开展融合教育?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针对孤独症孩子的未来,家长应该如何配合机构和学校,给孩子一个融洽的孤独症干预环境?欢迎大家下面400电话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