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4日 浏览量:384
刻板行为一定是不好的吗?
我们知道,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孩子的核心症状之一,比如常用一种方式做事或者玩玩具,喜欢将物品放在固定位置,走路非要走一条直线,只喜欢某几种食物,等等。
那么刻板行为一定不好吗?
并不是的,某些刻板行为甚至比正常行为能创造更大的价值。就像杭州市的这些孤独症学生,他们的刻板行为就得到了很好的利用,他们笔下的作品甚至比一众正常孩子都要好。
孩子出现了刻板行为该怎么办?
第一,区分刻板行为的性质
很多家长常常因为无法纠正孩子的刻板行为而苦恼,其实大可不必。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完全好或者完全坏的,针对孩子的刻板行为要区别对待。
有的孩子存在刻板行为,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刺激或者情感需求,对外界没有任何影响,比如将东西摆成一条直线,放在固定的位置等等。家长就不需要过于干扰孩子。
而有的孩子的刻板行为可能会伤及自己甚至他人,比如乱扔东西,吵闹等。家长就要及时介入,以免影响甚至危及周围人。
第二,引导孩子的刻板行为
分析完孩子的行为之后,家长就要好好思考:如何引导孩子的刻板行为去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孩子喜欢将东西摆成一条直线,家长就可以针对这一特点,教他如何将自己的鞋子摆放整齐,如何将自己的衣服挂整齐,如何将桌椅排整齐等等。
有的孩子喜欢将东西放在固定的位置,家长就可以试着引导他收拾家务,比如牙刷放在哪,杯子放在哪,绘本放在哪,文具放在哪,玩具放在什么位置等等。经过不断强化之后,孩子的行为就会变得有规律,就能自觉整理家务或者课桌。
有的孩子喜欢一直盯着某物,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思考,细致入微地观察,比如观察某一时间段路口经过多少车辆,观察小树苗的成长过程,观察鸡是怎样下蛋的等等,每天坚持写观察日记,能够很好地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这样的刻板行为也会变得更有意义。
第三,用孩子喜欢的事情来代替
比如有些孩子喜欢揪别人的衣服或者抓别人的眼镜,这些行为是不好的或者有危险。当孩子在某场合出现这方面的行为倾向时,家长可以用孩子喜欢的东西转移其注意力,使其忘记“揪衣服”或者“抓眼镜”这件事。
第四,培养孩子的艺术才能
孤独症孩子的感官系统异常,在某些方面会有特别敏感的识别能力。比如对声音敏感,可以试着在乐器方面培养特殊才能;对颜色比较敏感,可以培养绘画技能。孩子的兴趣爱好需要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发掘,细心引导,将来或许能成为一技之长,使孩子有立足社会之资。
孩子出现了刻板行为之后,家长不可放任不管,也不要盲目干预,要掌握一套系统的干预方法,可以去正规的康复机构,也可以居家干预,重要的是在生活情境中坚持不懈训练。
总之,家长要树立信心:孤独症孩子的刻板行为并非一无是处,只要干预得当,他们或许能有异于常人的成就,给我们呈现别样的精彩,这何尝不是一种成就?